10月13日,第十六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上海站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赋能高质发展 开启低碳未来”为主题。来自数据中心产业上下游的重量级嘉宾就数据中心如何达成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享交流。
主办方致辞
会上,中国IDC圈创始人CEO黄超代表大会主办方致辞。他结合“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分享他对于数据中心行业的几点思考。他认为:要实现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需要复杂且系统化的优化,包括技术的引导,技术的创新,模式的创新,需要政府部门、机构和企业共同的推动和发展。
目前数据中心总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不同的行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数据中心产业无法完全复制以前的经验,需要转变思路和转变规划,增强创新能力和协同能力。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和责任。未来数据中心一定是在双碳框架下实现绿色发展。碳交易、绿色节能、绿色节能创新技术,绿电使用、区域协同将成为推动数据中心节能节碳的重要手段。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主任王月带来《数据中心产业政策分析》的演讲。
王月表示,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座,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010年以来,数据中心保持着30%-40%的增速,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东西部数据中心布局均衡问题,部分地区数据中心网络需求供给的问题,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的问题,以及数据中心安全可靠发展的问题。国家长期关注数据中心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从2010年数据中心第一波建设热潮开始,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系列政策。
中国信通院一直开展数据中心的网络质量监测,后续会持续接入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进行网络质量的监测,同时建立数据中心与网络协同的机制,持续开展数据中心绿色等级、低碳等级评估,完善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传统数据中心加快向新型数据中心演进。
万国数据高级副总裁陈江平的演讲题目是《数据中心助力数字城市建设,践行双碳发展战略》。他表示:数据中心和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发展是强耦合的共生关系。未来数据中心是一个综合能源,是城市能源体系的一部分。数据中心行业要为数字城市治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服务。
万国数据相应制定了‘双碳’战略,在业务弹性、整体TCO、敏捷交付和长期高效运营方面不断优化,并从减排优化、加速碳中和、提升能源整体利用效率三个方面实践数据中心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最优路径。
上海市节能中心陶誉仁以《“双碳”战略下的数据中心节能政策与监管》为题,为现场观众解读了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背景下上海市数据中心的发展现状,以及数据中心管理、数据中心限额执行情况,并就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办法给出六点建议。
第一,加强数据中心管理,本市新建和既有数据中心应逐期接入上海市数据中心在线监测管理平台上。
第二,上海市节能中心执行国家要求的节能有关检查和《数据中心能耗消耗限额》检查。
第三,不满足国家、本市能耗消耗限额标准的数据中心,应在2年内开展节能整改,由市节能中心监督、推进,逾期不整改或整改达不到限额标准要求的,会执行差别电价。
第四,加强新建数据中心用能额度管理,本市新建数据中心用能总量控制需要统筹协调。
第五,新建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前,开展项目申报方案落实情况的验收,开展事中事后监管。
第六,推进小散老旧数据中心等量、减量改造,引导多个数据中心合并改造,能耗不计入能耗总量控制目标,改造方案备案后,项目改造完成后投入运行前,开展项目改造方案落实情况的验收和事中事后监管。
科华数据副总裁林清民发表了《双碳时代,如何打造新一代绿色智慧数据中心》主题演讲。他表示,数据中心是数字化产业实现“双碳”目标最重要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引导数据中心低碳发展,数据中心行业也将建设绿色数据中心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如何实现数据中心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提升节能水平,已经成为行业最关注的热点议题。
上午的圆桌对话讨论的话题是“数据中心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对话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技术委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能源总工程师张广河主持。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宝信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亮,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徐军,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国际金融地产联盟资产证券化与REITs 专业委员会专家梁余音,中国信通院产业规划研究所 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唐炜参与了讨论,共同梳理当前数据中心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
在下午的论坛上,主办方颁发了长三角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基石奖、长三角绿色低碳示范数据中心奖、长三角数据中心低碳技术践行者奖和长三角数字基建技术领航者奖四个重磅奖项。这份荣誉是对获奖企业助力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的最好肯定。
随后,科智咨询研究总监张福林带来《上海及周边区域IDC市场研究报告》解读。他援引报告内容,对于上海及周边区域IDC市场发展趋势给出预判。
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众多的项目落地,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二、竞争加剧,行业面临整合,大型的IDC具备稳定的资金实力,小型的中小型的服务商吸引投资能力比较弱,在上游供给的压力下面临比较大的困难。
三、区域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目前上海已经形成外高桥和浦东新区为主的北部聚集区,未来上海地区的数据中心将形成临港为主的聚集区和松江集聚区。
四、传统行业领域需求扩大,数据量将出现爆炸量增长。
五、技术升级,“绿色”是主题。2018年上海对数据中心机房提出了PUE限制,并根据地方的标准做好不达标数据中心的整改,不断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发展。
六、超大与边缘数据中心是未来发展主要形态。随着5G技术应用进程的加快,上海市不断推进政策,一些在中环以内的边缘计算的应用逐步开始推广,在未来中环以内的老旧数据中心成为边缘计算的重要载体。
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行业应用中心主任工程师刘凯分享了《数据中心高效温控系统方案》。他表示:在目前双碳背景下,数据中心的低PUE已经成为了强需求,数据中心的节能潜力更多的是来自温控系统,双碳背景下一方面是降低数据中心运营能耗,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监管的需求,需要数据中心配备更加高效、更加低耗的温控系统。
针对用户需求,美的通过高效集成的精细化设计对数据中心水冷系统和蒸发冷却AHU系统做了迭代升级,通过从项目现场施工到工厂预制生产;从工程项目到系统产品,从单一控制到系统控制和云平台优化来实现从产品的节能到系统的节能,从而给客户提供从设计、施工、调试、运维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罗格朗数据中心业态技术总监周里功带来《“双碳”政策下的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主题演讲。他表示:数据中心企业需要考虑在双碳政策下如何用一些更好的、更新的技术手段降低碳排放。近年来,数据中心产品和方案都在不断演变。当下比较流行的模块化、预制化的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数据中心业主的应用需求实现定制化。模块化的结构越稳定成熟,产品的安全稳定性就越高。
上海市能效中心总工程师秦宏波、三峡长电大数据科技(宜昌)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超、世纪互联产品专家黄明达、浩云长盛董事长助理、上海项目负责人杨俊围绕“新政下的数据中心低碳实践”展开对话。
商汤科技AIDC生态总监胡夕祝分享题目是《从IDC到AIDC的演进》。他表示:从数据中心,到互联网,到2000年之后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再到今天的计算中心,正是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升级催生了数据中心、AIDC的出现。如今的人工智能归根到底与算力、数据、算法紧密相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特点一定是围绕这三个点展开。商汤科技致力于围绕人工智能的载体,通过自研的训练框架、算法框架、数据管理平台、隐私管理平台,赋能产业的升级,多要素协同建设丰富的生态,为社会创造社会效应和价值。
Chayora朝亚中国区销售副总裁周鹏分享的题目是《针对金融行业的中国IDC产业布局》 。他指出:国际金融客户对新业务的诉求首要就是安全性。安全性对所有企业,尤其是金融客户都是重中之重。
国际金融客户还看重资源、资金以及政策方面的可持续性。他们在选择数据中心合作伙伴的时候,对安全性、业务的持续性、业务敏捷和竞争力、业务的连贯性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朝亚是一家基础设施开发商,致力于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平台,为国内外金融服务业和互联网公司提供可靠的途径发展中国市场并有效地拓展业务。
下午第三场圆桌对话聚焦在“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产业机会”。对话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运营委员会副主任、鹏博士大数据华东数据中心总经理杨波主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孙筱和,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混合云产品线总经理韩畅,润泽科技常务副总裁祝敬,Chayora朝亚中国区销售副总裁周鹏一道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规划与政策、IDC企业布局、云企业需求以及资本层面的分析。
在下午的闭门论坛上,与会嘉宾共同围绕”数据中心碳中和路径”这一主题,对数据中心行业的节能、减排探索绿色实践、低碳发展,以及数据中心产业分析等进行了讨论。
赋能高质发展 开启低碳未来。IDCC2021上海站圆满结束。在“新基建”方兴未艾,数据市场需求飞速增长,“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吹响号角的大背景下,大会的召开为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梳理了明晰路径。
本文由 中国IDC圈 投稿至 数据分析网 并经编辑发表,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afenxi.com/1095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