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大家聊聊数据产品的定义,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来讲这个概念。这其实就像大数据,人人都在讲大数据,其实大家对大数据的定义可能都有所出入。对于数据产品的定义,我个人的理解是能够利用数据化的方式和方法解决业务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提升工作效率,辨明决策方向,提高顾客体验,就能称之为数据产品。
从数据的产出来讲,大概会有以下几种: 分析报告(专题分析,经营分析等),分析报表,运营报表,决策支持报表/仪表盘,数据驱动引擎(搜索,精准化,个性化等等)。
今天就大家聊聊个人在仪表盘方面的一些经验分享。
1.常见设计的误区-太多的数据
上面这个仪表盘只是一些数字的堆砌,整合了很多不同报表中的数据。细想一下,除了一些粗略浅显的信息以外,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呢?个人推荐在仪表盘中应该是能看到的问题,提炼的出规律,能够辅助业务做决策的。
比如说下面这个仪表盘,就能快速的了解到业务的状态,哪个模块出现了异常,呈现什么样的规律就能一目了然。
2. 仪表盘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内容上:战略和战术执行
战略仪表盘更多的是为cxo服务的,他们不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那么是否可以通过什么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呢?他们应该看到一些数据以及图表,同时通过文字来看到你智慧的提炼。文字中应该包含如下三点:
(1) 见解:有效的见解,而不是去重复数据已经告诉他们的事实。比如: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
(2) 建议:CXO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比如:指标X下降了,因为我们没有利用趋势y,所以我建议我们可以Z。
(3) 业务影响力:CXO采纳你的建议采取行动之后会对业务产生什么影响呢?这一块内容目前几乎没有人做。一部分的原因是,分析师不具备评估这个影响的能力。最主要的原因是,评估这个影响需要很多努力。但是,除了告诉CXO们采纳这个建议后会带来什么以外,还有什么能够给他们迫切行动的紧迫感呢?
战术仪表盘更多的是落实战略到战术执行层面的人员服务,这部分需要更多体现的是问题直接显性化,优先级排序,关联直接采取行动的方式推进。比如说我们之前就总结出在电商类公司中作为一个采购人员,每天必须要做的时间有哪些(补货,选品,活动,巡店等等),我们就根据这些问题作了一个专门针对采购这个角色的仪表盘。在这个仪表盘中,采购人员每天早上就可以看到哪些事情需要处理(各个指标有颜色的提示),哪些事情已经持续发生了数天需要紧急跟进(有数据的规律体现),因为哪些事情没有处理带来了多大的损失(比如我们就把缺货的这个行为跟销售的损失结合起来评估)。
功能上:静态和交互式
主流的仪表盘都是以静态的形式来展现,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交互式自助分析已成为主流,以仪表盘为业务行动的指南,让用户自己探索数据和发现问题已经成为可能,以Tableau为代表的工具更是超越了传统的报表工具厂商成为了BI分析平台的佼佼者。
图:Magic Quadrant for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Analytics Platforms
最后,总结创建仪表板的3个要点:
1. 仪表板并不是报告,也不是数据的堆砌。仪表板包含了你的见解、建议、以及预期的业务影响力。
2. 经过提炼的文字很重要。好的仪表板会与既定目标、时间规律、竞争对手比较来给出提炼的文字。
3. 仪表板的目的不是通知消息,而是驱动行动。
本文采用「CC BY-SA 4.0 CN」协议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作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给「我们」留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