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夏时报
10月28日,百度首款产品“百度理财B”首发,海量访问量令系统瘫痪,10亿元额度4小时内告罄,参与购买的用户超过12万。而先行者“余额宝”,自6月13日上线后,截至9月底规模已经超过556亿。互联网金融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大金融、风险投资、互联网、电商等多个行业,成为人人都争相谈论的热点。那么,令互联网金融大放异彩的内核到底是什么呢?
“数据可以说是金融的生命线。”10月24日,在由IDG、宜信主办的“2013互联网金融创新峰会”上,凭借在大数据分析领域里的卓越研究成果而被新泽西州立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的熊辉如此表示。
“大数据在金融上的应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金融领域将出现多家市值超百亿的公司,我们看好数据跟金融结合的创新企业。”IDG资本副总裁牛奎光透露其投资对象的选择时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传统金融行业本身就是生产数据的行业,只要将数据加以挖掘,就能产生出更大的价值。
数据库里淘金子
互联网每分每秒都有数据新鲜出炉: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2940亿封邮件,可以发帖200万个,卖出37.8万部手机,只要地球上还有电,互联网上的数据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那么这些数据是如何扩展传统金融行业的外延?
“以信用卡为例,当前我们银行发行了100多种信用卡产品,随着互联网客户群越来越多,需要识别不同的客户,准确提取客户价值,以便针对不同客户推荐不同的卡片。”10月24日,中信银行[2.54% 资金 研报]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张勇表示。
记者了解到,传统信用卡审批依赖于线下数据,而线下数据成本很高且有限,对互联网客户特征缺乏把握,导致审核通过率明显低于线下。而央行的征信系统也仅能查到个人违约信息,没有违约记录则无其他行为信息。
为解决这一不足,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采取了和第三方数据挖掘者百分点公司合作的方式,共同进行客户匹配,为用户画像。他们测试发现,在百分点客户里面,高风险和预期客户占比要低于中信用户的平均比例,在互联网有过“寻找过二手房、阅读过高端时尚咨询、买过奢侈品”等行为的百分点客户,在中信银行刷卡金额明显比平均刷卡几率要高。而这一结论的得出,正是源于对客户线上行为数据的提炼和分析。
大数据分析令中信银行信用卡销售有的放矢。张勇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879.01万张,消费额达到2008.19亿元,同比增长73.63%。
大数据不仅影响着传统金融行业,基于数据开展金融服务的创业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你能想象得到的、所有可以搜集到的信息,都可以为金融所使用,关键是如何创新手段和想法,让数据产生价值。”通联数据首席战略官龙白滔10月24日表示。龙白滔曾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新一代证券交易系统的总设计师,到现在为止,中国超过三分之二的证券交易还是通过他设计的系统在进行。
海量的数据曾经是挖财董事长李治国“甜蜜的负担”,如今,他则在数据库中淘到了金沙。记者了解到,个人记账理财应用“挖财”继9月获IDG资本高达千万美元级的投资后,近期又获得了鼎辉资本300万美元的投资。
“互联网到现在发展比较快的公司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发展领域往往是银行业比较贵的领域,这里面商机无限。”富国银行SVP王强则给创业者赋予无穷的想象。
P2P玩转大数据
大数据是重要资产的理念已经在国内外金融业形成共识,聚集了国内外大小金融机构前所未有的关注。10月24日,美国P2P借贷行业翘楚Lending Club、谷歌支付、富国银行、FACEBOOK等多家金融创业者和机构以各自不同实例“硅谷对话北京”,展现大数据挖掘对信用评级、信贷匹配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巨大商机。
宜信CEO唐宁认为,人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把中国个人信用建立起来,这个体系打造起来,让中国成为信用社会,这些领域细分仍旧能够有很多的发掘。“互联网金融应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系统和虚拟系统相结合。P2P行业线下获取客户完全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交信息增信,信用评估的手段则多种多样。”
“和大数据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怎么通过这些信息找到你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够预测预警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的信息。”Lending Club首席风控官陈超美介绍说:“除了用信用统计的这些数据以外,还会要求借款人提供很多其他信息,包括为什么要借贷、希望的额度、教育背景、职业等等。第三方的评分包括他的邮件、电话号码和住址、计算机IP地址这些都在网上操作。”
看起来信用评级让P2P信用融资有了制胜法宝,2013年5月,阿里小微金融集团就打造了信用贷款的融资盛宴,给1.8万家淘宝小卖家提供了3亿元淘宝信用贷款,所有的小卖家凭借的都是自身信用。
但清华大学五道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10月24日表示,国内现在P2P很多从征信开始做,征信做完做评分,然后再做借贷款双方的撮合,把三个产业的事情都给做了。所以国内做P2P非常辛苦,要盈利必须走一段比国外更长的路。
本文采用「CC BY-SA 4.0 CN」协议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作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给「我们」留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