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iPhone手机,此次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10年后的今天,张小龙开启了微信小程序的大门。这是个刻意选取的时间节点,张小龙既想用小程序向乔布斯致敬,又想人为的给小程序增加一些光环。这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产品,现在不得而知,虽然叫好的声音很多,但还是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小程序的发布处处体现了张小龙的心机,首先发布时间和第一代iPhone同一天,其次不能通过刷新微信版本来激活小程序也是破费心思,还有不能分享到朋友圈,自己不能用传统的识别图中二维码的形式进入小程序。一点都感觉不到方便!
这些形式不但体现心机,甚至使用起来还有些不通人性。比如你只能通过搜索一个小程序名称才能激活小程序界面,而微信搜索并不支持模糊搜索,完整而正确的匹配小程序名称对大部分微信用户来说难度相当大。相对简单点激活方式就是等待一个盆友分享一个小程序给自己(我今早就接到不下10个盆友的这个请求)。
另一个不方便是不能作为流量入口使用(注意流量二字),不能在线营销只能应用。不能分享到朋友圈和不能自己识别二维码基本就封死了营销的路径,靠朋友间点对点的分享根本起不了裂变的作用。
而这些小心思恰恰是张小龙的小心机。微信小程序只是一个平台,营销和流量入口交给公众号。张小龙心目中微信的完美布局应该是这样的:
- 订阅号:用户用来获取信息,满足企业营销目的。
- 服务号:提供基本的客户服务(买卖、售后、咨询等),辅助企业变现。
- 企业号:实现企业OA的微信化,提高企业用户的粘性。
- 小程序:升华用户的场景化应用,进一步连接企业和用户,锁死用户。
小程序要做营销必须要另辟战场,这个战场就是企业自己的营销平台,线上就是网址,线下就是门店。所以场景革命就是小程序被赋予的使命,而各种小程序则可以方便企业搭建各种企业级的轻应用。当企业完全依赖于小程序的时候,微信基本上就锁死企业客户了。
我们可以盘点下一些主流应用,微博和企业基本上是松散式的合作,京东阿里等电商网站只是一个销售通路,支付宝对企业属于半锁死状态,而只有微信现在才是360度的企业级应用。
对传统企业来说,场景化就是小程序营销着力点,这也是张小龙心机体现。传统企业只有把小程序用活了,才能增加用户的粘性,才会让商业场景丰富多彩起来,场景化才是小程序的未来。
场景1:一个线下服装店,顾客购买衣服后,店员建议其扫企业公众号的二位码,一般顾客是拒绝的,因为公众号的信息和她不是强关系,不是必备的。但是如果店员说扫描二维码激活一个小程序后可以提供方便的退货、干洗、积分兑换等售后服务顾客一般就会同意的,因为和她相关。
场景2:晚上19:00,你想去一个饭店请同事吃饭,但是按以往的规律来看,这个时间点肯定是要排队的。如果你提前准备了一个排队小程序一切就ok了,让小程序替你排队取吧!你只需要让它提前10分钟通知你就行。
场景3:购物中心一般用动线来引导顾客的流动,但是却没有办法引导顾客到指定的店铺产生营销价值。而小程序却可以做到,顾客只需要打开一个专门的小程序,到指定的几个店铺扫一扫二维码,最后根据扫码的品牌数来获得对应的赠品或奖励。这样的促销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顾客的上楼率和停留时间,值得零售管理者好好的尝试。
……
这些场景消费者肯定是不愿意下载一个APP来玩的,而小程序由于具有用完即走的特性正是消费者喜欢的应用。小程序的场景化应用是未来,但是今天上线的几百款小程序大多是服务类的应用,真正适合传统零售的应用其实是需要企业自己或委托第三方来开发的。未来的零售一定是越来越好玩的一种场景游戏,谁家能开发更多的场景化应用谁就能立于潮头。
微信已经变成企业顾客的管家婆了,客户在这儿,用户也在这儿。对于那些刚需低频的企业产品,完全不需要开发专门的APP,小程序代替这些应用是迟早的事情。建议传统企业再也不要一停二慢三通过式的思维来对待小程序了,先干起来再说!试错本来就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最佳应用。
本文为专栏文章,来自:数据化管理,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专栏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afenxi.com/406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