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需要从数据中找到有用的真相,然后解释给领导者。”–RchardSneeEmc
今天这个标题有点大,内容可能涉及的比较多,但也是数据君多年来一直想写的,却一直不敢写的。微博玩了7年,已有近120万的粉丝,微信玩了4年多,也有20万+粉丝了,许多人都知道这个账号,但从来不知道运营这个账号的是一个团队还是一个人?今天明确告诉大家:是一个人、一个曾酷爱数据分析的人!我的数据分析师经历
1第一阶段:与数据的接触大学时代我的专业是统计学,一个二流本科里面的王牌专业,但是毕业后(2006年)发现很难找到对口的专业,于是选择了北上,在北京漂泊一个多月,身上的钱也快花没了,这时突然有一家调研公司电话让我去面试助理研究员,于是经过几轮的面试,我荣幸的加入了这家公司,月薪2300。心里想着终于可以玩我大学时代学的那些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等,可去的第一天就让我录入数据,那时候问卷录入数据用的是EpiData,这个软件的界面当时无比难看,纯蓝屏+白字,干了6个月后感觉眼睛都散光了,不但没用到什么算法,连excel+PPT+spss这些基本的操作设置界面都快忘记了,于是偷着去巴结项目经理让给我一些报告看看,慢慢找到了一些数据运营到商业环境的感觉。调研行业的可以看看,这个行业很锻炼人:《市场研究定量分析方法与应用》、《不做无效的营销》
第一阶段此图代表我的心
2第二阶段 自学数据分析,交行业朋友,扩充人脉心里想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自己下班没事就去网上找一些数据,斥资买了一台笔记本,下班后一边看书一边操作,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弊端就是自娱自乐,只能提升操作技能方面的能力,很难去全面理解数据的运营。之后又去上一些论坛、加入一些数据分析相关的QQ群,那时候的群、论坛、博客都很活跃,记得当时常看的有:小蚊子乐园、大城子、数据化管理、数据分析网、中国统计网、数据挖掘论坛、3see 等。那时候数据分析的资源很少不像现在这么多,于是慢慢认识了许多大咖,私下与大咖们交流,咨询语言程序、分析思路、软件操作、PPT制作,甚至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一直断断续续和大咖们保持联系到现在,开始慢慢的品味数据的魅力推荐几本适合自学的书:张文彤老师《spss操作实战》、《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数据化管理》、《excel图表之道》第二阶段,这张图,学学学
3第三阶段:主动申请参与项目、挑战自我纸上谈兵终觉浅,有一天,我记得是北京“柳絮”乱飘的季节,我一大早去了老板的办公室,给老板表达了我的想法,谈了很久很久,谈最多的是我对目前报告的一些看法和提高数据分析效率的方法,比如当时许多数据分析师不会excel的VBA、spss里面的syntax语言,更不用说SQL了。于是用这样类似“程序员”的角色慢慢加入到了项目里面,至少高级研究经理开会讨论的时候都会带上我,跟着项目跟了一年多,薪水涨到了4500,记得很清楚那一年是2008年。在这里才懂得,ETL有多苦逼,你熬通宵出来就是为了那几个数,就是为了满足领导的那句话….推荐去:Excelhome论坛、人大经济论坛、数据分析网、天善智能
三阶段的图也想好了,你看合适不?
4第四阶段:真正意义的数据分析师心里想着一直在第三方调研公司干,做的项目很多,但是对每个行业都了解的不是特别深,想去真正的企业去看看,去招聘网站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合适的,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这么火,需求也没这么多。最后经过行业朋友介绍,去了一家为运营商做数据分析服务的公司,月薪给到了7000,职位名叫运营分析师。在这里才慢慢开始做全套的服务,压力也是很大的。从商业问题的理解、提出数据需求、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分享部署等都要自己去跟进去参与去实施,那时候伴随我的工具基本上是:思路梳理(mindmanager、各类成熟分析模型,如SWOT)、数据(oracle、 Sql、UltraEdit、excel)、分析类(spss、sas、clementine)、展示类(PPT、水晶仪表);心里想着一直在第三方调研公司干,做的项目很多,但是对每个行业都了解的不是特别深,想去真正的企业去看看,去招聘网站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合适的,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这么火,需求也没这么多。最后经过行业朋友介绍,去了一家为运营商做数据分析服务的公司,月薪给到了7000,职位名叫运营分析师。在这里才慢慢开始做全套的服务,压力也是很大的。从商业问题的理解、提出数据需求、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分享部署等都要自己去跟进去参与去实施,那时候伴随我的工具基本上是:思路梳理(mindmanager、各类成熟分析模型,如SWOT)、数据(oracle、 Sql、UltraEdit、excel)、分析类(spss、sas、clementine)、展示类(PPT、水晶仪表、BI工具);推荐书籍:《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麦肯锡方法》、《深入浅出数据分析》
四阶段,找个高大上的!
5第五阶段 转型、跟潮流突然有一天被邀请去中关村参加一个互联网界的数据分析师交流会,我发现他们聊的许多工具(GoogleAnalytics、webtrends、Clicky)我都不知道,和我一直做的数据分析貌似名同意不同,后来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学习,我发现其实网站分析很有意思,比如小区保安的三问:你从哪里来?你来干什么?你要去哪里?在这些分析软件上展示的淋淋尽致,于是自己就去报名参加了一些网站分析师的活动,也付费参与过一些循序渐进的课程,说实在话,这个领域的工具对数据分析师分析思路的扩散很有意义,他们把整体行业的分析提炼成一个强大的分析系统出来,比BI要强大的多,推荐大家没事去看看学学这些系统,毕竟多一份技能就多一份机会多一份加薪的机会。2012年年初被一家猎头公司推荐到互联网公司做数据分析,那时候互联网行业疯狂的挖数据分析师,再加上我自学过网站分析,面试时发挥的还行,薪水就到了1.8w,这时候才是真正意义的过万了!其实我们这个行业要感谢互联网,没有互联网飞速的发展,这个行业的薪资真的令人堪忧。推荐几本书:《网站分析2.0》、《流量的秘密》、《网站分析实战》五阶段接带个光环吧….
6第六阶段:大数据来袭,各类炒作满天飞一觉醒来,大数据这三个字满屏幕的飞,无数什么发言稿、什么文章、什么分析报告、什么内容都要加上“大数据”三个字,你才会觉得你很牛B,没办法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我们就要顺应潮流,于是开始学习hadoop、mysql、分布式、云计算等,这时候文本数据也开始被大家重视,复杂的数据格式也慢慢有技术来去解决,慢慢都开始学R、phyton、shell、hive,这时候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程序员时代,与时俱进,先学着吧。出去和别人交流时至少知道点什么,要不人家会小看你的,哈哈哈…..其实数据分析师是一个多技能的职业,你不但要懂技术、还要懂商业、还要懂如何去呈现自己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博弈。这时候的薪水你们猜猜?不过有几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数据之巅》这个阶段我感觉变成….
最后总结一下,,写几点自己的看法1、判断一个企业重不重视数据,不是看它有多么炫的系统和图表,而是看老板;2、要让数据发挥价值,不是一个系统、一个PPT的问题,而是部门职能高低的问题;3、不要被高级的数据分析迷失方向,我们要更懂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4、看任何数据分析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参透数据的采集方式、数据的偏差风险;
5、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对于现在的技术这不是借口,爬虫软件一大把,我们要大胆去尝试、大胆分析、让同行去骂;
6、一定要记得让市场、让业务去验证我们的分析成果,形成闭环,要不永远得不到“真经”,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7、别让自己沦陷为ETL工程师,那样你永远体会不到上层数据化运营的价值;
8、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多一份技能多一份自信;
9、尝试写作,有时候写作是对自己能力和成果性学习的提炼和总结,数据君就败在这点,懒!
10、多问、多学、多交流、多主动去承担一些意外的分析,这才是提升自己最快的方式
11、现实中掌握一、二种主流的语言和软件即可,工具是为我们服务,提高效率的
12、技术永远在前进,商业环境也日益复杂,不进则退,要有危机感
13、数据要多方去验证,遇见异常数据要看数据背后的业务,千万不可一键delete
14、学会主动在所在企业组建数据分析兴趣圈,定时去互相交流,你主动,数据才会和你有故事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这就是我!请善待你们身边的程序员、数据分析师、设计师…..他们的职位活在不断博弈的过程中!
本文授权转载自 数据君微信公众:datakong,一个20万数据、技术、互联网爱好者关注的信息平台,十大大数据领域影响力平台之一。
本文采用「CC BY-SA 4.0 CN」协议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作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给「我们」留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