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翀,现任阿里云战略资深总监。曾任赛迪网总裁、赛迪顾问总裁、中国计算机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多年从事产业研究、咨询、媒体等工作,重点关注IT、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具有丰富的产业研究和咨询经验,曾主持和参与过百个产业规划类课题,及多个企业战略规划项目,撰写过多篇在行业产生广泛影响的媒体文章。
数据:21世纪的“石油”
4月23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7中国绿公司年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五个新”理论,分别是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新实体经济。其中,第一代能源是煤,第二代能源是石油,第三代能源是数据。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普及和应用,实现了向数据化的转型,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但是由于缺乏意识和挖掘数据的能力,数据并没有很好地被利用。石油几百年前就被发现了,但是最初没有办法进行开采,或者开采出来后又不能充分地利用,这主要是受到技术的限制。”“中国电科杯”数据大赛专家委员会成员、阿里云战略资深总监李树翀认为,大数据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新力量,是21世纪的新能源。DT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把数据作为新能源进行重新挖掘,现在很多的智慧应用,都是依托于大数据。
大数据应用三部曲
“一个公司的财务数据和生产数据,也可以进行信息化的应用,但是远达不到大数据的级别,因为类型不够广、数据量不够大。大量的数据集充分打通后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此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在连接各种数据的过程中,也催生了很多新的创新点和应用场景。”在李树翀,数据拥有价值早已毋庸置疑,但是让数据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却并非易事。
一般而言,数据的应用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要解决数据“通”的难题。一个城市的运行数据是非常庞大的,比如交通数据、司法数据、环境数据等等,但是这些数据并不“通”,不能形成大数据的话,其价值就会受限。这个层面直接影响了资源的形成和价值的增值,是目前大数据产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次,在解决“通”的前提下要促成数据之间的“融”。把连通起来的数据,利用统一的标准,形成统一架构体系下的大数据,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中国的很多地方政府早已开始了信息化的进程,上线了很多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是由不同的供应商完成,并且数据标准不统一。此外,因为权限等原因,众多的数据仍存在“通”层面的问题。
再次是数据的“用”。比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水务、智能电网等等,这些都是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应用层面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计算资源,如何能够存储、管理、处理好大数据,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和平台进行支撑;第二是算法。比如做智慧交通,交通信号灯要实现根据交通的实际情况,自动化、智能化地进行调控,从而让通行效率达到最高,这背后需要庞大的、高级的算法。
在李树翀看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技术层面本身的限制越来越弱,突出的问题还是统一标准数据的连通和融合难题。此外,发展大数据产业要立足长远,需要构筑一个更符合未来的真正的基于公共云平台的数据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标准的大数据规范体系。
术业有专攻,效率才能得以提升
“深圳的智慧城市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我觉得深圳政府把数据开放出来,以大赛的形式汇聚社会力量进行创新应用,并把优秀的应用成果反馈给市民,从而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一个特别好的尝试。换个角度讲,大赛也在推动政府的数据开放进程,并且对推动城市的创新、创业都有非常好的帮助。比如有些企业本身就是做地图导航的,利用此次大赛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市民使用起来更便利,也会感觉到城市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创业者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创业机会。”李树翀说,深圳创办城市数据大赛将会呈现出政府、企业、民众三方共赢的状态。
术业有专攻,效率才能得以提升。
多年前政府和运营商推行NSP迁移,进行有关移动支付的宣导,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互联网企业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轻松实现了移动支付。
深圳“中国电科杯”城市数据创新大赛,未来可期。
本文由公众号:深圳中国电科杯城市数据创新大赛 投稿至数据分析网,并经数据分析网编辑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此文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本文采用「CC BY-SA 4.0 CN」协议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作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给「我们」留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