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即权力,无现金社会就是一场大数据的圈地运动

从“羊吃人”到“数据吃人”?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大数据乌托邦,还是美丽新世界?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无现金社会,在今年成为一个热词。最近,支付宝微信支付分别推出了“无现金城市周”和“无现金日”,让它变得如日中天。

所谓无现金社会,概言之,就是移动支付社会。这个概念的兴起,代表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开始向纵深推进,从商业交易到公共事务,从线上场景到线下场景。

这是腾讯和阿里两家互联网公司全力争夺的高地。对这两家市值4000亿美元的巨头来说,无现金社会建设,是一场大数据盛宴。这意味着它们的电子账户,将成为中国人的大数据身份证,线上线下,无孔不入。

就像某一天,从你出门打车、地铁口买早餐、午餐订外卖、星巴克下午茶、路边摊买水果到露天吃烧烤,这一切的消费行为都无现金,通过移动支付解决,由此产生一批又一批的交易数据。日复一日。

通过这些数据,你的消费记录与生活习惯被腾讯和阿里牢牢掌控。它们比你的家人和朋友更了解你,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在它们面前,我们很可能是裸露的,并且无处可藏。

如果你看过《黑镜》,会更明白我在说什么。

到目前为止,这两家公司掌控数据的行为,以及如何合理保护我们的隐私,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监管。

当然,所谓的监管者,不过是比腾讯和阿里更为庞大的超级系统。我们所面对的恐惧和威胁,并不会由此减少。

这就是无现金社会的另一面。某种意义上,我们无路可退,也无处可去。

回望历史,近代英国的圈地运动,因纺织业扩张驱动,出现了“羊吃人”;如今,在无现金社会的口号下,这会是一场“数据吃人”的圈地运动吗?

“无现金”热潮

2015年,微信支付首次提出“88无现金日”,时间定在每年8月8日,倡导社会公众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不过,无现金真正成为热词,要拜马云所赐,一如“techfin”一词。

从公开信息来看,马云最早一次提及无现金社会,在2016年11月;当时马云在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会谈时,建议马来西亚建设无现金社会。

2017年2月28日,支付宝对外称,希望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率先进入无现金社会。为此,蚂蚁金服发起成立了无现金联盟,并称未来两年将提供60亿元来帮助联盟成员推进无现金进程。

蚂蚁金服积极与地方政府达成合作,除了阿里系的大本营浙江,它还搞定了天津、武汉和福州。

5月17日,浙江省商务厅发出了关于推进生活服务领域电子支付应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发挥蚂蚁金服的支付结算优势,在全省范围推广生活服务领域电子支付,推动“无现金支付城市”建设。

6月15日,武汉市和蚂蚁金服联合宣布,要把武汉打造成“无现金城市”标杆。武汉28家机构和企业加入“无现金联盟”,表示将推荐使用无现金支付。

6月28日,天津市和蚂蚁金服签署并合作协议,宣布共同推进天津“无现金城市”建设,年内将逐步实现交通、医疗、教育、社保等领域的无现金化。

同样在6月28日,福州市和蚂蚁金服联合宣布,要把福州建设成“无现金城市,将从商务、公共服务和政务领域全面推动无现金支付。

亦有地方政府全面主导的无现金社会建设。今年6月16日,贵阳市召开推动便捷支付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向全市推广应用集成受理二维码、市民云卡和便捷支付块数据系统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新型无现金城市的建设。

另外,今年两会期间,来自杭州的人大代表虞纯在建议中呼吁,从国家层面“全面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

不只是中国

尽管中国的移动支付浩浩荡荡,但在无现金社会建设上,欧洲的丹麦和瑞典等国,走在了前面。

从2014年开始,丹麦中央银行决定停止印刷纸币,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支付;2016年起,丹麦政府允许零售商拒绝现金支付,仅接收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支付。

流行于丹麦的一款支付应用名为MobilePay,于2013年7月发布,目前覆盖了丹麦全国一半的人口。MobilePay由丹麦主要银行共同推出,在芬兰和挪威也被使用。

在瑞典,2016年11月,该国央行表示有信心经过两年评估阶段后禁止流通实物现金,成为第一个完全使用“数字现金”的社会。据统计,瑞典十大银行在全国共有1400个营业网点,截至2016年,其中852个网点已全面取消现金业务服务。

早在2012年,瑞典的主要银行联合开发了一款名为“Swish”的支付应用,到去年11月成功覆盖500万用户,相当于瑞典一半的人口。这款应用主要用于个人之间的支付交易,今年起其支付场景拓展到在线购物。

与中国不同的是,丹麦和瑞典的无现金社会,其主导者是传统银行,而非新兴的互联网巨头。

与中国相似的案例是印度。2016年11月,印度政府宣布“废钞令”,呼吁实现印度“无现金社会”的目标。此举对该国的移动支付机构形成了重大利好,尤其是Paytm,该平台目前拥有超过2亿用户,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是其主要股东。

无现金,有数据

无现金有着很多积极意义:提高交易效率,节省交易成本,通过减少钞票发行降低社会成本;无现金支付与消费金融产品的结合,还能起到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如果只是上面这些意义,无现金不可能成为两大巨头厮杀的主战场。

这是因为,移动支付,是移动互联网最具革命性的产物,也是连接新生活与新金融的工具。

无现金,有数据。他们盯着的,是数据。我们的生活和消费,更加赤裸、固定地被记录下来,这意味着一个更彻底的大数据时代

通过移动支付,反映用户消费轨迹与生活习惯的数据,就源源不断地产生了,用户画像越来越逼近真人。掌握了数据,就掌握了用户,这也是大数据征信和风控的基石。

新金融的奥秘正是在于此。

无现金社会有着便利、高效的一面,但是技术往往有其另一面,它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妙。

在无现金社会,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及数据持有者。对普通个人来说,福祸难料,因为这些交易数据的保管、使用和流转,是我们无法掌握的,正如监控摄像头的数据。

黑镜之惑

数据即权力。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通过无现金支付,由支付清算系统记录交易,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市场主体的支付行为,提高经济交易的透明度,堵塞现金交易的漏洞。

毕竟,现金交易无需经过第三方,具有实时性、隐蔽性等特点,客观上为偷税漏税、贪污腐败、下潜犯罪提供了便利。

正如高盛的一份报告所言,各国政府是无现金社会的最大受益者。因为电子化交易具有更大的透明性,经济运营会因此而更加“正规化”,税务收入也会更高。

对政府来说,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无现金社会将使负利率政策真正成为可能。在当下,如果面临负利率政策,人们可以选择将现金存储在家里作为应对,但在无现金时代,人们没有现金可以存储,只能眼睁睁看着财富缩水。

美国金融博客Heisenberg Report更为直言不讳:无现金社会里,政府收税更加容易,监控民众的经济活动也更加简便。

就像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总有很多种办法藏着他们的财富和粮食,以应对一波又一波的掠夺。但在如今,财富全面数字化之后,实际上藏无可藏,躲无可躲。

在数字化的掠夺者面前,我们更加手无寸铁,不堪一击。

本文的最后,又想起了马云同志的那番言论:大数据让预判和计划都成为了可能。因此,我们需要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进行重新定义,市场经济不一定会比计划经济更好。

所以,无现金社会的极致,也就是大数据的极致,难道是计划经济?

这是你我想要的未来吗。

本文采用「CC BY-SA 4.0 CN」协议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作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给「我们」留言处理。

(0)
大数据精选的头像大数据精选编辑
上一篇 2017-08-05 21:06
下一篇 2017-08-06 12:29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