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倒逼监管趋严,RegTech是否将乘风而起?

创新在前、监管在后,是金融行业一直以来存在的困局。

金融创新倒逼监管趋严,RegTech是否将乘风而起?

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全民皆知的剧烈回调,“韭菜”被大面积收割,这让决策部门意识到,强化监管是维持中国金融稳定、防控金融风险的必要所在,中国金融政策导向由此转变。而这一年,也是监管科技(RegTech:Regulation & Technology)在全球萌芽兴起的时点。近期,国际市场上黄金、比特币、大宗商品等接连暴跌,美元指数逼近百点大关,中美贸易战火再起,外围经济环境并不平静,这就对国家金融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希望在本文中探讨以下3个问题,并借此思考:新技术该如何更好地赋能金融监管,中国的监管科技又该如何市场化、资本化。

1.RegTech解决了谁的什么问题?在中国有哪些落地场景?

2.为何中国RegTech公司数量和投融资事件均远少于其他国家?

3.近期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是否意味着RegTech行业在中国将迎来拐点?

  • 作者:任辰羽
  • 指导:谭莹

Greed is good。

1987年,《Wall Street》中的这句话燃起了所有年轻人逐梦华尔街的念头。23年后,同一个导演,同样由道格拉斯饰演戈登,《金钱永不眠》展现了另一个新的金融纪元:更大规模的资金流量、更多样化的产品形态、更激烈的交易竞争、更复杂的监管体系……但是,人类对欲望的迷恋是永恒的,这点在金融市场中体现尤甚。欲望推动了变革。聪明人会千方百计地创新金融工具、寻找制度空白,以期获得超额收益,聪明钱也由此显得总能“领先一步”。举例来说,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出现,最早是基于风险厌恶者套期保值的需求,然而,投机者看到了风险中孕育的机会,高杠杆反倒成就了他们的造富神话。与此同时,金融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形式的、波及面较广的恶性事件,比如郁金香炒作、庞氏骗局、次贷泡沫等,而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本该负起风控责任的监管制度存在漏洞导致的。因此,纵观整个金融发展历史,欲望驱使着创新,始终走在监管之前。对于国家决策机构来说,金融是一国的经济命脉所在,如何在监管和创新之间寻找平衡将是破局的关键。当下,技术革命浪潮再一次席卷全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成为新宠,监管科技这一概念也乘风而起。

01 .何时、何地、何种原因催生了RegTech?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环境愈加动荡和复杂,新技术陆续应用到金融场景,使原有的金融业务边界愈发模糊,对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以中国为例,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确立,但近年来,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涉足多项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机构数量增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各监管部门之间沟通成本高、流程存在断裂和空白,无法监测真实的资金流向,出现了鱼龙混杂的互联网金融、野蛮的险资举牌、多层嵌套的资管产品等现象。2015年3月,英国首席科学顾问Mark Walport在递交给政府的金融科技报告中,首次提出将Fintech运用于监管与合规,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监管技术机制,也就是RegTech。同年11月,英国政府首创“监管沙盒”制度,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新技术降低合规成本,自此,RegTech进入各国监管部门及科技企业的视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对RegTech表示了肯定和支持。

02 .解决了谁的什么问题?在中国有哪些落地场景?

RegTech作为一种创新工具,在监管者和市场玩家两种身份中自如地切换应用场景。一方面,站在监管部门的立场上,中国、美国等将RegTech定义为帮助监管部门提升对于交叉金融风险的甄别、管控和处置能力;另一方面,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英国、西班牙等认为RegTech将提高企业的内控效率,降低企业的合规成本,促进金融企业更有效地达到监管要求。这样看来,RegTech涉及三方主体:负责制定政策规则的监管机构、行为需要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金融机构、为前两者提供技术服务的RegTech公司。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RegTech也将有不同的发展路径:(1)由监管机构独立研究与开发RegTech系统;(2)在金融机构开发的RegTech系统基础上,由监管机构进行选择和整合;(3)监管机构将RegTech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外包给第三方科技公司;目前,由于金融业务复杂、产生数据体量较大、涉及到大笔资金的流通,因此RegTech率先在金融行业应用落地。金融监管的流程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事前对各种信号的统计监测、事中对交易风险的跟踪掌控、事后对报送资料的梳理分析。由此,我们勾画了RegTech公司可能在这三个环节落地的十余项细分场景。

金融创新倒逼监管趋严,RegTech是否将乘风而起?

中国虽然早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推动银行业务信息化的相关工作,但限于当时的IT技术发展水平,仅对数据标准化做出了统一的要求和监管。由此,衍生了一批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帮助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数据标准化速度、降低合规成本,这也是技术与监管初步结合的雏形。

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爆发,覆盖了大量的长尾用户。由于存在诈骗套利空间和监管空白,聚集了巨额民间资本的互金行业陆续发生“平台倒闭”、“卷款跑路”等影响恶劣的社会性事件。在此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率先被金融机构运用到风控中,2014-2016年,大数据风控公司密集成立,主要落地场景为个人信贷的风险审核。

金融创新倒逼监管趋严,RegTech是否将乘风而起?

直至2017年,央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并且明确提出要加强监管科技的研究与应用,这是RegTech首次出现在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的正式对外表述中,也标志着这一行业在国内进入萌发期。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新一代RegTech首要应用的方向落在金融行业顶层设计的风险控制端,比如央行的反洗钱监测分析二代系统、银保监会用来做合规检查的EAST数据仓库、证监会根据大数据系统线索来打击内幕交易等。

03 .为何中国RegTech公司数量,和投融资事件均远少于其他国家?

据CB insights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全球RegTech领域股权融资合计约达53亿美元,涉及603次融资。其中,美国的RegTech交易数量占总量的74%。

金融创新倒逼监管趋严,RegTech是否将乘风而起?

金融创新倒逼监管趋严,RegTech是否将乘风而起?

而不管是投融资案例,还是全球RegTech公司数量统计,中国均未上榜。究其原因,首先还是因为中国的监管法规存在定义不清、范畴较小、颁布滞后等问题,对于RegTech行业来说,研发和应用主要就是依据监管法规的细则和解释,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中国RegTech概念的兴起和发展均存在先天性落后基因。其次,中国与英美等国的数据环境也存在差异。RegTech的底层基础是全面、真实、及时的海量数据,包括工商数据、司法数据、业务数据、舆情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等。在欧美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数据的获取和共享已经不是难题,国家均支持和推出了符合各自国情的金融数据开放政策,比如英国的Open Banking、欧盟的PSD2、美国的金融数据共享指导意见等。而中国除了上市公司之外,政府、未上市企业、数据公司等各自掌握了部分独家数据,却不愿意建立共享机制,这也阻碍了RegTech在中国的落地。目前,中国实际上贴有RegTech标签的公司较少,更多传统的大数据风控公司正在赶往这一赛道的路上。如何在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之间寻找平衡,如何从个人端风控场景转而切入到企业端、政府端业务,是新入局创业公司和转型期公司共同面对的问题。

04 .金融监管趋严态势明显,RegTech是否将乘风而起?

1、以美国为例,监管红利驱动行业发展从全球RegTech格局来看,虽然英国率先提出这一概念并进行探索,但美国的RegTech行业市场化、资本化发展更为成熟,个中原因,与美国完备的金融监管制度是分不开的。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开始着手推进从金融自由到监管加强的制度变革,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由于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十分完备、违规成本极高,因此,企业借助科技手段降低合规成本的意愿较强,驱动着RegTech在美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倒逼监管趋严,RegTech是否将乘风而起?反观中国,金融分业监管和政策后置的特性,导致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缺乏研发使用RegTech的动力,因此,中国RegTech行业的发展更需要监管机构自上而下的推动。

2、中国金融监管趋严,红利逐渐释放

开放需求和科技浪潮使金融底层架构发生了改变,导致传统的监管制度和工具不能覆盖日益复杂的风险,2017年至今,顶层会议陆续讨论通过了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决策,“一委一行两会”取代“一行三会”成为中国监管部门的新格局。

金融创新倒逼监管趋严,RegTech是否将乘风而起?

除此之外,金融从业者也普遍感受到近一年以来政策环境的明显转变:密集颁布、全面覆盖、态度明确、力度强化。举例来说,银行过去将大量资产放到了表外业务一栏,这种做法的本质是为了逃避监管约束,而在分业监管模式下,银监会也确实无法有效地监管位于券商、基金、信托等账户上的银行表外资产,“影子银行”迅速发展壮大。因此,2017年金融风险整治的重点就在于银行体系,尤其是同业、理财、表外等风险突出的领域。自2017年3月起,银监会发布一系列监管文件整治“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十乱象”,掀起了一场监管风暴。

金融创新倒逼监管趋严,RegTech是否将乘风而起?

监管体系变革叠加监管环境趋严,为RegTech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也是最直接的驱动力量。但是,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监管完备的国家相比,中国不管是在制度的覆盖范围、更新频率,还是处罚力度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3、中国RegTech发展三大趋势

任何一个行业的业态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2018年将是中国金融监管继续强化的一年,也将是RegTech在中国开始普及用户教育、热度逐渐提升的一年,行业拐点仍需等待,同时需要警惕公司乱贴标签、概念炒作,形成“伪监管科技”。

基于对国内外RegTech发展情况的对比,除了提高监管合规效率、降低成本这一基础目标之外,未来中国的RegTech行业有望在细节上呈现三大趋势。

(1)新技术加入

除了已经采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之外,逐渐兴起的区块链技术有望赋能到RegTech行业。区块链技术具备去中心化、开放性、信息不可篡改性等颠覆性特征,应用于RegTech中,将改变传统金融数据的报送和产生流程,业务信息由被动报送变为自动生成,对于监管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都将带来很大改善。

(2)应用场景扩大

RegTech有望脱离金融科技的范畴而独立存在,除了满足金融监管的应用场景之外,将可能下沉到更多的实体产业中。以2018年热议的中兴通讯事件为例,监管机构将愈发关注企业内部合规是否达标,尤其是对于在国外的大型中资企业来说,适应当地监管国情与合规要求,是RegTech能够帮助优化的场景之一。另外,国外已经有RegTech应用到税务、审计部门的案例,比如美国的Canopy公司,这一点在中国也同样适用,传统的统计方法主要为抽样调查,在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做到全面覆盖。

(3)资本助力市场化

受监管红利驱动,未来中国的RegTech入局者将逐渐增加,包括创业公司、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举例来说,2017年底,腾讯先后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深圳市金融办签订合作协议,携手打造地区性的金融安全大数据监管平台;上市公司恒生电子也推出了专门辅助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智能监管产品——智能金盾。随着行业热度提升,RegTech的落地场景将逐渐扩展,变现模式也将逐渐清晰,VC资本将涌入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产业资本也有望进行并购整合,中国RegTech投融资的空白将被填补。

全球金融环境已经在发生改变,新的技术浪潮和中国崛起的趋势不可阻挡,步入2018年,中国金融创新开放与监管强化并行,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进行科技监管,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本报告为鲸准(ID:rong36kr)旗下专业的数据研究分析机构【鲸准研究院】原创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依法享有汇编权及注释权。

本文由 鲸准研究院 投稿至 数据分析网 并经编辑发表,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afenxi.com/56321.html 。

(0)
Jingdata的头像Jingdata专栏
上一篇 2018-06-21 06:30
下一篇 2018-06-27 23:51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