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数据埋点技术已死?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数据量的爆炸,也意味着收集数据的难度将大幅增加。为了将海量的数据收集起来,埋点技术应运而生。然而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和深入,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埋点技术开始变得力不从心。近期,更新更快的无埋点技术凌空出世,它可以宣判埋点技术的死刑了吗

为什么说大数据埋点技术已死?

埋点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一直以来,大数据被紧紧的和埋点技术捆绑在一起,甚至大数据时代也可以说是埋点时代。这是埋点最好的时代,却也是最坏的时代。

埋点技术通过在代码的关键部位植入统计代码,追踪用户的点击行为;或者植入多段代码,追踪用户的连续行为;并通过建立模型等方法,得出用户操作行为;最终作为建立产品数据系统的一个环节准确的收集数据。

那么为什么通过埋代码就可以准确的收集数据呢原因有三,首先,每个操作的界面都有其独立的ID,具有无重复性,利用此可以统计访问、访客等;其次,每个界面的事件针对当前页面都是独立的、唯一的,相互之间具有独立性,对此进行埋代码后可以统计事件行为;最后,在任一界面都会有一个或者多个事件,每个事件会有不同的参数,每个事件参数都具有完整性,在埋点后通过建模可以得出准确的数据,最终目的是为未来产品优化方向做指导的。

然而埋点技术却存在着两大弊端制约其进一步的发展。首先,IT人员在埋点的时候,必须先清楚要收集的是什么数据,这些数据用来做什么,在什么地方收集这些数据,未来想用这些数据发挥怎样的价值。如果没有搞明白这几点便直接进行埋点,收集的数据无论质量、有效性或指导作用都是微乎其微的。前期准备时间过长,埋点过程较慢。其次,一旦数据有问题,想要纠正则需要重新进行埋点,使得之前的工作变成无用功。这两点问题的存在将整个数据收集周期拖到到近三周左右,收集成本很高但效率却不高。

矛盾,矛盾,还是矛盾。一方面埋点技术的成熟已然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技术的限制又让人心痛不已。

无埋点:挖掘你的坟墓,唾弃你的坟墓

埋点技术的这些明显的缺点困扰了用户,那么有没有更新更快的技术呢答案是肯定的,最近风头正劲的GrowingIO便是采取了这种技术——无埋点技术。

所谓无埋点技术,并非完全不用埋点,而是不用在设置代码前先行定义需要采集的事件或功能,不需要工程师不断部署代码,客户加载了一段GrowingIO的JS或SDK代码后,就可以在页面或者是APP自动进行埋点,智能抓取关键用户行为,快速收集数据,仅需几分钟就可以建立相关APP和网站数据BI的运营体系。

由于无需工程IT人员手动埋点,大大降低了部署的成本,解放了技术部的生产力,而不必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消耗在埋点这种对工程部门而言“费力不讨好又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中;再者,无埋点技术不用提前定义需要采集的元素,而是采用了智能抓取的方式,因此一旦发现错误,在进行补救时所需消耗的时间精力会大幅降低,而且智能抓取意味着用户关键行为会被抓取,业务人员所需数据都能实时分析,统计会变得更为全面;再者,无埋点技术使用门槛极低,简洁的布局操作,一键分析数据,使得技术人员就可以轻松操作获取自己所需的数据,这对部门效率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埋点技术的出现最大化的提升了数据收集的速度,大幅缩短了数据收集周期,使得原来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敢做了,原来碍于必须有时效性不敢收集的数据也可以迅速进行分析了,在这点上,无埋点技术对传统埋点技术的优势巨大。

无埋点的技术优势帮助用户充分发掘大数据价值的同时,目标也极其明确:挖掘埋点的坟墓,唾弃埋点的坟墓。但是埋点技术会就这样乖乖的躺进坟墓,静待这一抔黄土的掩埋吗

坟墓里的埋点技术: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埋点技术在技术上被无埋点打败了,那么是到了安心等死的时候了么事情好像并非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埋点技术不仅还没死,反而还想再活五百年。

首先,由于无埋点技术出现的时间很短,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还很有限,想要直接动摇埋点技术的根基还需假以时日。事实上,任何一款新兴的技术想要得到广泛的推广,市场的炒作周期都是其必须要经历一项。埋点技术在大数据领域深深扎根,现在几乎已经成为了大数据的捆绑词汇,就连无埋点技术也并未完全脱离埋点技术,若想彻底取而代之,无埋点还需要经历更多的考验,获得更多的用户认可。

其次,埋点技术也在变革,尤其是在提高用户体验感降低成本的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尽管埋点的尝试与改变尚不能与无埋点相提并论,可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埋点技术虽然慢,却赢在准。所谓“慢工出细活”,在客户的要求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奇葩”的时候,埋点技术反而可以更好的适应这些琐碎工作。同时,虽然无埋点技术可以智能抓取用户行为,但是其所抓取的行为与企业所需未必完全吻合。尽管通过一些后续服务工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从用户的体验感来讲反而不如传统埋点。

另外,在埋点技术的深层次上,埋点只是建立产品数据系统的一环。在埋点的过程中,开发团队通过埋点可以对整体的应用数据采集有所把控,并反过来促进应用的改良等,使得埋点不再是单纯的无意义劳动,而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点是无埋点完全做不到的,因为跳过了手动埋点过程,所以在应用更新和改进方面则需要另辟蹊径,至于效果怎样便不得而知了。

而也有专家对上述观点提出了两点不同意见。首先,“慢工未必出细活”,工程人员与业务人员反复沟通埋点的过程过于冗长,这将会拖慢造成工程实施开发速度,同时带来产品上线慢,数据不全面,遗漏缺失混淆等问题。其次,埋点过程虽然可以发现一些应用更新的问题,但如果把埋点比作一辆马车,无埋点比作一辆汽车,通过不停使用马车确实可以提高马车的效率,这点通过开汽车也确实发现不了,但事实上也并没有发现的必要。

由此可见,埋点技术不肯安安静静的选择“狗带”,无埋点技术来势汹汹的挖坑准备将其掩埋。那么,他们之间愈演愈烈的竞争最终会鹿死谁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采用「CC BY-SA 4.0 CN」协议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作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给「我们」留言处理。

(0)
大数据精选的头像大数据精选编辑
上一篇 2016-01-03 10:34
下一篇 2016-01-04 23:31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