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新闻评论》周一报道,日本正在考虑限制出口应用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中的先进技术。
文章援引日本政府信源称,尽管日本有法律限制一些敏感技术流向国外,但是主要是可以用于核武器、导弹和生化武器的军民两用产品;另外有一些应用广泛的先进技术并未包括在内,比如AI和机器人技术。相关法令可能在2020年颁布。
报告指出,当日本大学和其他地方合作伙伴进行联合研究时,日本可能还会考虑采取措施防止技术泄露给第三方。
机器人和AI技术颓势初现
事实上,相比经济增长停滞,日本近10年的科技创新表现,其中日本最引以为傲的机器人产业,衰落的速度更是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虽然日本最近因为造出了不少美女机器人和叠衣服机器人等新奇技术令人惊叹。但实际的核心技术进步并不明显,主要还是靠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日本机器人的巅峰是2006年,产值高达7300亿日元,随后一直缩小,直到2017年,日本机器人年产值才又上升到7200多亿日元(440亿人民币)。此前日本一直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输出国,主导着整个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在我国,以发那科、安川为首的日本机器人占据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比例长期高达30%以上。
究其原因,日本机器人主要优势在于工业机器人中的机器人手臂和核心零部件,在全球市占率达40%,仍居全球之首。但仅靠机器人手臂,不能使工厂100%自动化,更不能做智能制造。强如“德国骄傲”的库卡,年产值仅200亿人民币,利润只两亿多,结果还被美的只花290多亿收购了。机器人已经告别了机械时代,日本输在了机器人大脑和智能互联上。在人工智能AI方面,中国AI专利数已是美国的2.5倍,日本的10倍,连续4年成为“世界第一”,全球技术创新开始进入“中国时间”。
对日工业机器人需求也在下滑
此前,日本机器人工业会会长、川崎重工业董事桥本康彦还透露过,2018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订单金额比2017年增长7%,首次突破1万亿日元(约100亿美元)大关,并预期2019年将比上年增长4%,达到1.05万亿日元。
但在这些表象背后,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就是:虽然在自动化投资热潮的推动下,工业机器人需求一直保持强劲势头,但日本工业机器人总出货额开始下降,在2018年7-9月总出货额同比减少了5%,时隔9个季度的下滑,主要是出口主力的对华出口减少近2成,对整体产生了影响。其实,早在去年6月份,日本工业机器人单月订单额就减少0.6%,时隔24月同比下滑,尽管订单额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不过触顶下滑迹象明显。
本文采用「CC BY-SA 4.0 CN」协议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作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给「我们」留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