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文摘出品
8月3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YOCSEF在北京举行的专题论坛“科技成果转换之痛,谁之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梁正、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彭思龙、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汪玉、美团点评技术学院院长刘江、中科创星成果转化总监崔婷等人参与论坛。
今年3月份,财政部部长在财政部100号令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这次修订的最大改动是把包括大学、科研院所在内的所有科技成果,和普通的国有资产区分开来,为科技成果的转让转移进行了松绑。而早在2017年,山东理工大学以5.2亿元位列高校科技成果转换合同金额榜单的榜首,而该校的科技成果转移合同金额都是出自毕玉遂教授团队,及他们的科技成果无氟氯聚氨酯化学发泡剂。
以上两件事从不同方面促成了本次论坛的举办,也呼应了本次论坛的主题“科技成果转换之痛,谁之过”。这两天文摘菌都将给大家带来CCF YOCSEF专题论坛上的内容,请大家持续关注。
二十多个问题,只列出七个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学家作为科技成果的发明人往往会选择投身创业,但在创业路上科学家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来自多方面的阻碍。彭思龙的就此现象发表讲话,主题为“科学家创业七宗罪”。
“科学家创业七宗罪”部分摘自:
http://www.p5w.net/news/gncj/201110/t3896308.htm
以下是讲话内容速记:
正好前一段时间我在所里做了一个两小时的报告,就讲科学家创业的需要什么样素质,这里边是阉割了,我这是抛砖引玉,这块砖还是我捡来的,不是我个人的观点,是很多人的观点我综合一下。
这里边谈到一个主体是科学家本身,通过转移转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卖成果,第二种带着成果出去到市场上去。这种就是所谓的创业问题,因为最近创业的热潮非常大,而且我们所这两年创业的人手也越来越多,受政策的影响,受资本的影响,但是作为科学家创业本身的主体,科学家在创业里面会遇到哪些问题,这里面出现了二十多个问题,只不过志鹏把其中的七个问题列出来,我觉得这个也够了,因为讨论的问题太多时间也不够,这里边讲的是七条罪状,科学家本身的弱线。
实验室的产品难进车间
科学家周围所有的技术,其实它的形态都是实验室的产品,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它不比在实验室发明这个成果更加容易。大家认为我实验室有demo了,有了试验,有了结果,我就可以很容易把它转换成产品,但实际上让试验成果达到批量化成果需要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是一条非常漫长曲折的路线。
这么说,从技术到产品,最后到商品,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跨越鸿沟的,外边很难看到的,科学家不太理解这些。科学家认为我有了技术,我就拥有了一切,它就认为它就已经达到成功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有一些技术听起来非常动听,但是如果量产,成本高的离谱,还是不具备商业价值。
比如这里讲一个例子,一个科学家发明一种设备,自从可以把低频位的矿变为高频位,但是设备里面的螺旋工作是会产生一千度的高温,必须要用航天耐高温材料,成本太高,根本无法实现它的商业价值,就是实验室的产品很多时候不具备转化的可能性。
产品变成商品,比人变猴子难
产品变成商品是非常艰难的,我们成天说比人变猴子还困难,或者反过来也是正确的,把猴子变成人还困难。只有技术是不行的,只有产品也还是不行的,如果把产品市场相结合起来更重要。科学家以前只钻研技术,对市场感觉不敏感,但是商业模式上,设计上都可能会走弯路。
专利归属不明
专利这个问题,我就不再细说了,因为刚才梁老师已经对专利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进展,这是过去的老的一些东西,我就不再细说。
补充梁正教授的部分发言:
产权关系调整就能解决科研单位和大学的转换问题吗?我们认为研究性大学本质上就不是做转化的,它是生产知识的。但是不排除像理工大学这样的专门去做转化,定位要清楚,不是一放就灵。市场经济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主体到底是谁,我们讲了这么多年,我们让高校,让科研机构去转化,其实真正的需要的是谁?是企业。如果在出题上就出了问题,那这些成果是没有办法去转化的。如果我们的科研计划都是企业来出题,你还会存在转化的问题吗?最后就是我们将来的路在哪里?我们有没有一个中国模式,现在国外来学中国说你们科技园做的很好,全世界没有做这么成功的,你们校办企,是不是我们有我们的特点。最后提出一些关于未来的一个建议,应该是优化科研机构定位,大学的治理,要各司其职,同时加快培育我们专业化的机构。
技术先行的弊端
技术控,这个非常要命的。科学技术是追求技术先进性,但是企业追求市场和利润,很多科学家创业总是下意识的去追求技术,花大力气高投入,结果市场效果很差,白白耗费人力物力。
资本与股权纠结
资本和股权的纠结,这个在创业的过程里边一定要跟资本打交道,接受谁的投资,政府的钱还是市场的钱,对于科学家的创业工作是非常敏感。他们很有优势,拿到国家的项目,也很受地方园区一些资金的青睐,但是这里边会有几个误区。有很多满足于去做一些项目公司,或者受到一些基金背景的感染,这样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杂音就比较大。
北京的项目公司是全球力度最大的,中关村每年创业一万家公司,每年会死去一万家公司,永远有那些吃奶的公司死不掉,为什么?它都是不断从政府拿钱,始终能活着。另外在团队的股权结构上面,科学家创业也很难出现问题,他们一般都是技术入股,贡献不同,股权比例不同,矛盾一大堆,搞不定这个股权结构。科学家还往往忽略非技术投资人的作用和价值,他们对管理不屑一顾,对中间所有的资产处理,对金融操作认为没有价值,它认为技术才是一切。
个人英雄主义情结
另外科学家还有一个毛病,个人英雄主义。科研人员长期与机器打交道,与人交流少,有书生义气,容易与文人相近,还会有个人主义情节。
因为从大学出来创业的教授中,教授出来创业,要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容纳到企业,容纳到同事。他同时说知识分子还要有远大目标,事实上知识分子最大的一个弱项是什么,没见过钱。知识分子最大的缺陷是贪财,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背景往往是贫穷的,有那么高的知识,收入又不高,所以很多人心里是不平衡的,干企业的时候就是为了赚钱,随便接项目。如果知识分子不贪财的话力量会很大,但是在中国这一点往往是不行的。
理想主义的陷阱
最后一点,就是所谓理想主义的陷阱。知识分子大多数是有报国情怀中,科学家有的时候会迷失在报国情怀中。在研发方向的决策上都会考虑填补国际空白等等,这样导致高支出低回报,企业有时候就死了。
让科学家把技术带到市场上变成成功的商业产品,几乎是痴人说梦
我就讲三个小观点:
第一,科学家创业的成功率并不是其他人高,其实反过来讲也是对的。他其实比一般的创业成功率要低,因为他真正的技能是创新而不是创业。
第二,科学家除了对技术本身比较熟悉,其他方面都不是专业的,所以你让一个科学家去创业,实际相当于把一个成熟的人改变成另外一个成熟的人,这是相当困难的。
第三,科学家自身的职业习惯,对于创业来讲处处都是伤害。
所以说你想让一个科学家把一个技术带到市场上变成成功的商业产品,那几乎就是痴人说梦。在中国市场上大型企业几乎很少是科学家做出来的,包括联想,我们科学院培养的,一样被撵跑,柳传志做出来的,柳传志其实不是一个好科学家,但是他是一个好的企业家,谢谢。
本文为专栏文章,来自:大数据文摘,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专栏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afenxi.com/761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