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会撒谎?95%海外观众对春晚满意

昨晚我的微博微信被这条新闻刷屏了《95%海外观众对央视春晚满意》,每条消息下面都是大量的评论吐槽。大部分网友是不相信95%的满意度这个结果的,有关春晚的吐槽段子也是随处可见。小部分网友认为结果有可能是合理的,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能看到春晚自然倍感亲切,自然是好评如潮。

95%的满意度到底是否可信?我们先来看新闻源,毕竟判断一个数据是否可信的前提是数据来源是否可靠。

这条消息最早2月8日13:47出现在微信公众号“网络新闻联播”上,然后14:03被腾讯新闻收录,15:05微博账号“网络新闻联播”发布,15:21被有2152万粉丝的@财经网 转载,至此开始在网络大面积传播。

统计数据会撒谎?95%海外观众对春晚满意

@网络新闻联播 是央视网新闻中心官方的微博微信账号,这是第一新闻源,当时的详细描述是这样的:

统计数据会撒谎?95%海外观众对春晚满意

那“95%海外观众对央视春晚满意”到底有没有“统计数据也会撒谎”呢?我们来看看他的论证过程:

专项海外观众电话调查项目共访问了403位海外观众,其中有效访问193位,对今年春晚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观众高达95%!

简单计算得出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观众人数是184人。论据(193个有效访问观众),论证(184/193=95.3%,四舍五入后就是95%),论点(95%的满意度)没有毛病,貌似严谨的很!

但是非常不严谨的是:

1、193人这点有效数据样本是不是太少了一点?会不会有很多人被代表了?

2、共访问了403位海外观众,其中有效访问193位,无效问卷高达52%。为什么?

3、最不严谨的就是为什么要公布访问人数和有效访问人数?

有效、无效问卷的标准是什么?百度百科的答案是这样:

有效问卷:社会调查中能够真实反映接受调查者相关信息及态度的问卷。判定一份问卷是否为有效问卷,一般通过人工判读,当回答问题的选项或答案有总计超过15%无法使人明确了解被调查者对问题的观点时,此份问卷即判断为无效问卷。

央视本次采用的是电话访谈的调查形式,可以判断无效问卷就是被调查者不明确表达观点或拒绝回答的问卷。如果总问题小于7题,只要有1个问题没有答案该问卷就符合超过15%的界限,这样整个问卷都作废视为无效问卷。电话访谈肯定不会设计太多的问题,一般就三、五个题目,所以产生大量无效问卷的情况是可能的。

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有这么多无效问卷?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的问卷没有明确的观点?既可能是因为各种客观原因不方便表达观点或观点不明确,也可能是洞悉了调查方的目的不愿意配合而选择沉默。当然有些调查公司也善于将不利于自己观点的问卷处理成无效问卷。

其实统计数据是不会撒谎的,撒谎的只是背后处理数据的人。

除夕夜很多大V在转这样一个数据:支付宝准备给设计出敬业福的员工发20个月的年终奖。据说靠着这张敬业福,一半的微信用户投奔到了支付宝,简直就是躺着赚啊。

这可能吗?

支付宝官方:截至2015年6月底,实名用户数已经超过4亿(支付宝网站);

微信官方: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高达6.5亿(Q3财报);

如果一半的微信用户投奔到了支付宝意味着3.25亿,支付宝用户数达到7.25亿?可能吗?很多人是二者都有的。

这些人可能会辩称说不是新增3.25亿,而是有3.25亿微信用户参与了支付宝的活动。

我就问一下,支付宝如何识别出这些人是来自于微信的用户?而不是本来就是支付宝用户?如果能识别得了的话,支付宝为什么不上天呢?

统计数据是不会撒谎的,撒谎的只是那些不负责任传播数据的人。

本文为专栏文章,来自:数据化管理,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专栏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afenxi.com/9274.html 。

(0)
数据化管理的头像数据化管理专栏
上一篇 2016-02-04 21:29
下一篇 2016-02-09 20:34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